网站颜色:

孟子教育学说 畅销书籍 正版.

  • 产品名称:孟子教育学说
  • 是否是套装:否
  • 书名:孟子教育学说
  • 定价:21.80元
  • 出版社名称: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
  • 出版时间:2010-11-01
  • 作者:余家菊
  • 开本:32开
  • 书名:孟子教育学说

  商品基本信息,请以下列介绍为准
商品名称:  孟子教育学说
作者:  余家菊
市场价:  21.(咨询特价)
ISBN号:  9787565601910
出版社: 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
商品类型:  图书

  其他参考信息(以实物为准)
  装帧:平装  开本:32开  语种:中文
  出版时间:(咨询特价)-01  版次:1   页数:126
  印刷时间:(咨询特价)-01  印次:1   字数:(咨询特价)千字

  目录

孟子传略
教育事业论
性论
仁论
义论
礼智论
尽性论
风范论 

  精彩内容
    公孙丑反对无功而食,殆犹今之反对不劳而食也。殊不知负文化之责者,能使人化其道德而移其习俗,国家安定富强,人民孝悌忠信,其劳动之价值,岂不远出农工之上哉?彭更之意,直以士无事而食为不可,盖亦不知精神劳动之价值者。孟子乃示之以通功易事,分工合作之理。分工合作,乃社会之必然法则。粟与布,既可交换;则服务与实物,又何故而不可交换?人于社会,但能负担一种服务,即可各取所需而不为素餐。彭更又以为君子为道,志不在食,不当受食于人。诚然以教化职务解决一己之饭碗问题,实不免于玷污教化。世间身任教化重责,丝毫无取于人,而另以他种方法自食其力者,古今固往往有之。然而社会之供养人也,本不应问其人之志趣何如,而当察其人之功绩奚若。依功给酬,乃必然之法则。不然,志在食而无功者,可以得食;有功而志不在食者,反不得食。事理悖谬,宁不太甚。教师须知移风易俗,其功可珍,虽食于国,不为素餐。教师亦须知维系文化,扶持后人,志之所在,非为谋生。以教育服务,换取薪炭,论功计酬,已是薄无足观。 ……

  内容简介
读圣哲书籍,得片言只字,往往终身受益无穷。予幼受读于黄先生祺庵。自甲辰至己酉,凡六年。所受经籍,遗忘殆尽,惟有两句,终身不忘。丙午春,操笔学为文,首次受题日:“人皆可以为尧舜。”当时文作何语,早茫然不复省记。惟忆黄师阅后,欣谓“尚知从为字着笔。”己酉腊假,黄师治任将归,临行复命一题日:“若夫豪杰之士,虽无文王犹兴”,并以独力自学相勉。翌年即改入学校矣。此二题目者,时时存于予心。稍长,始知先辈作事,*重端始。首次所命之题,殆取预祝吉祥之意;然而盛意殊可感也。*后所命一题,因予之将入学校,其时已成定局,黄师似有所觉,相勖之意,殊甚显然。迄今碌碌,负吾师矣。然而此二语者,自十四五岁略解人事以还,于予身心,实具有极大宰制之力。民国二之交,读康南海所著《孟子微》,至“舜,人也,我,亦人也,舜为法于天下,可传于后世,我由未免为乡人也”悚然以惊,因自号日:“亦人”。由今思之,悠悠忽忽已二十余年,瞬且老矣,真不堪回首。然而此一段文字,于予实始终不绝其提持之功。平生于《孟子》书,仅粗略得此三句,然而已是受惠无量,不能不感激黄师,不能不感激康先生,更不能不感激孟夫子矣。 

  作者简介
余家菊,(1898-1976),字景陶,湖北黄陂人。*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。1916年升人中华大学哲学门,1922年2月赴英国留学,1924年回国,曾任教于武昌高师、北京大学等校。毕生勤勉笔耕,留世文字近千万言,其中有关文化教育的论述有数百万之多。主要教育著作有:《*国教育史要》、《教育原理》、《孔子教育学说》、《孟子教育学说》、《荀子教育学说》、《陆象山教育学说》、《教育与人生》等。 

热门设计服务